什么是三伏天?
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与文化,三伏天的“伏”字,代表降服、使屈服、隐藏之意。天气太热,需要隐伏以避盛夏之暑气。三伏,是中国特有的历法术语。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入初伏后,由于夏季雨水较多的关系,地表湿度逐渐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非常多,而散发的热量却很少,导致地表层的热量逐渐累积。入中伏后,地面累积的热量达到了最高峰,令人感到闷热难耐。故而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中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的时间段,常言道“热在三伏”不无道理。
每年的三伏天一般持续30-40天。今年于7月11日入伏,8月20日出伏,一共40天,是加长版的三伏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此时气温将达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