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网友爆料   现在有些养老院,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有趣
返回列表
查看: 297|回复: 0
收起左侧

现在有些养老院,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有趣

[复制链接]

718

主题

1

回帖

2471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2471
发表于 2023-10-24 15: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比上年增加1268万,占全国总人口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978万人,比上年增加922万,占全国总人口14.9%。

养老需求在急剧增加。


2012年—2021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图源:《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国政府网

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深,速度正在加快。专家预测,2023年将是中国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此后仍将保持高位增长,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至近5亿人,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预测2052年以后,老年人数才会开始减少。


老年人口抚养比: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图源:《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国政府网

目前,养老产业的多个环节和链条仍未完全打通,或者说还没从老年人大幅增长的现状中醒过神来,人才、配套、制度,都还在前进的路上。

但养老院产业近些年吹起了一股新风,许多从未尝试过的新奇养老院和养老形式出现了。

因为这届年轻人,开始进场了。

养老产业还在爆发前期

截至 2022年,全国养老服务床位数达 822.3万张,远低于国际通行数量和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我国护理行业设施和专业人员相对不足。

养老产业还处在供需不平衡的转型阶段: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另一方面则是目前明显处于短板的配套措施。

 

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一人失能,一家失衡”,但目前,这部分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有力支撑。

照常理来说,养老院应该百花齐放,但现实却是养老机构盈利难。

人口学家、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教授曾指出“北京只有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利”。事实上,大部分养老机构盈利艰难,无论是国企、地产、互联网巨头还是民间资本入局者。

根据乔晓春教授的调查,北京超过60%的机构养老企业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统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纠结。如果收费高了,没有老年人来,空房太多,我们很难赚钱生存,但是如果我们把价格放低,收益又不够付租金,对我们的服务质量、人员数目,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尽管有政府的运营补贴,但还是只够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投资成本过高、人力成本巨大、服务挑战大、服务模式老旧,都在制约着养老院的发展。


年轻人进场,养老院变了样


不过,最近几年,一些养老院开始“走样”了:带老年人打电竞、拍视频、拍时尚大片、唱K、跳舞、种菜,听着就和“养老院”三个字的气质有些不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闯进了养老行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助疗师、护理师,也有人开起了自己的养老院。

他们开办养老院的初衷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家里老人生病得不到照顾,有的是给亲人寻找养老院但对目前的养老院并不满意。

樊金林开设的养老院里,老人们打电竞,“做”数学题,打牌,打麻将,学魔术……他的短视频平台账号“林烧”下粉丝已经超过两百万,视频作品的点赞量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短视频平台账号“林烧”下的评论

“现在,我其中一家的养老院依靠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激励获利,从而达到收支平衡。”樊金林告诉记者,“视频灵感都来自老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固定剧本。”

借助互联网,樊金林开辟出一条新的盈利渠道,这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养老院的盈利模式。

那老人对拍视频是怎么看的呢?

樊金林笑答:“老人都会争先恐后地拍视频,还会因为今天没拍摄而吃醋。拍摄视频,会让他们有成就感,甚至因为视频,和子女的联系都变多了。”


短视频作为一个切口,不仅解决了收支难题,活跃了养老院的气氛,还让老人与亲人之间形成一种隐形的纽带,增强了家庭关系。

在他的养老院里,老人利用视频记录生活,短视频成为这些老人寻找归属感和存在感的平台。

现在,樊金林陆续开设或承接了共计5家养老院,2017年第一家养老院床位只有90张,但在最新一家养老院落成后,床位将共计达到500张。

“好像大家一谈到养老院,就会想到那些负面的报道,什么居住环境差、粗暴对待、每天没有任何活动这样的。”樊金林说,“但其实这个行业里并不是这样的。我也希望这种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能够消失。”

养老院新出路在哪?

互联网正塑造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樊金林的运营模式有其独特性,但却给养老行业一种新的启示:如何在互联网、短视频、大数据时代,找到新的突破点,创造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克服既有困难。


不过,就目前而言,像樊金林这样的年轻人尚属少数。但包括樊金林在内的许多从事养老行业的年轻人却并不担心。

“我相信未来养老行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年轻人会给这个产业更加新颖的答案。”樊金林说。

养老产业这些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是典型的朝阳产业,势必聚集更多年轻人。

当然,养老院的困境化解也不能只靠年轻人的新点子和互联网的大流量。樊金林的案例能够提供灵感和借鉴,但目前却不具备大规模复制的条件。

要找到真正的出路,养老院负责人只是一方面。

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而在此前,与养老相关的内容也多次在“十四五规划”及相关部委的行动计划中有所强调。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政策端的力度不会减少,国家积极鼓励发展养老产业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但整个产业,特别是养老院产业,并没有“集体脱困”,仍然有许多养老院在关门边缘苦苦挣扎。

“我觉得最难的是招人。”不愿透露姓名的传统养老院负责人谈道,“年轻人觉得这个工作没有前景,收入也不是很满意。年纪大一些的,也因为工作内容、薪资待遇什么的不愿意来。”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家养老院如果开了二十年很不容易,但如果还在用二十年前的模式经营,肯定坚持不到下一个二十年。

可见,虽然政策大方向给予了支持,但要落实到具体的细则,落实到金融、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出台,还需要持续加快步伐。

我们面临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养老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没有经历过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探索,像樊金林这样的新尝试也会越来越多,思路也会越来越发散。

不过,养老产业也是一个时不我待的行业,时间不等人,尤其是面临我国加速老龄化的当下,思考养老院问题,可以说只晚不早了。

    来源 | 央视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 | 帖子:789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19-520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