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今日丹江口   今天,十堰与北京再携手!
返回列表
查看: 360|回复: 0
收起左侧

今天,十堰与北京再携手!

[复制链接]

718

主题

1

回帖

2471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2471
发表于 2023-12-12 17: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有这样一条天河

它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却有江河同样的波澜壮阔

它不以入海为终点

奔流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

跨越千里之遥

优化水资源配置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畅通南北经济循环

这,就是南水北调工程

2023年12月12日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全面通水九周年

九年光阴如流水

南水汩汩刻光阴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已累计调水超600亿立方米

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6个大中城市

200多个县(市、区)

直接受益人口达1.08亿


丹江口水库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

一直以来

十堰坚持全域治水护水

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十堰人民节水爱水护水的故事

一直在继续

同饮一江水,共谱京堰情

12月12日上午

“北京·十堰节水爱水护水

志愿服务联盟”

成立仪式暨南水北调中线

通水9周年活动在十堰举行



“北京·十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服务联盟”由十堰市委文明办(十堰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共同倡议成立。创始队伍包含北京、十堰两地69支志愿服务队伍7800名志愿者,他们将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加强两地志愿服务组织守水护水、节水爱水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共享,共享宣教阵地、媒体资源,宣传宣讲两地守水护水、节水爱水经验和成效,互学互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参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

▲副市长朱云慧为京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服务联盟代表授旗。

京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者在倡议书上签名。

当好守井人

护一泓碧水

十堰一直在行动

保水质、增颜值

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为更好地完成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重任,2023年8月,市政府成立十堰生态环境集团公司,担负起厂网一体化工作。我市还建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17座,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3座,财政每年拿出4亿资金,用于治污管理运营。

近年来,我市自筹资金30亿元,全力推进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等“五河”流域治理,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管污等“六大工程”

目前,全市已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600多公里,清理网箱18.2万只,关闭规模化养殖场134家,关停并转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根据污染因子的特点,引入先进的膜工艺技术、红菌技术等27项污水处理“绝活”,让各先进治污设施在五河流域“各显神通”。

一系列综合治理,“五河”水质明显改善。神定河水质由劣Ⅴ类提升到目前的Ⅳ类以下、泗河由劣Ⅴ类提升到Ⅲ类,官山河、犟河、剑河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丹江口水库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109项指标有107项达到Ⅰ类,保障了华北7900万人用水安全通水9年来,中线工程运行总体安全平稳,供水水质稳定达标。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让绿色成为底色


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我市开展“十大攻坚”和碧水守护三年行动,累计投入300多亿元管水治水,各水质断面年度考核达标率均为100%

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41个,面积为382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16.2%,划定市域生态红线7721.2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32.72%

我市大力开展精准灭荒、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裸露山体生态修复,重点实施汉江流域造林绿化美化示范工程。还绿于民,规划建设牛头山森林公园等200多个山体公园、街头游园、广场绿地,城市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15分钟生态生活圈”

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193.61万公顷,位居湖北第一;森林面积达173.57万公顷,位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3.29%。十堰先后获得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人人参与,自觉行动

切实履行守井重任


我市坚持共同缔造护水源,发布《十堰市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规范》,广泛宣传洁水护水常识,市级评选10名“最美守井人”,招募民间河长100余名,开展“巡河净滩”“我是守井人”等活动,推动守井护水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引入积分制管理发动村民参与集中清飘行动2400余人次,取缔养殖网箱14732个、清除库汊29个、拆除塘堰15个,实现库美岸净水清。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环保护水志愿服务队746支,注册志愿者8920人,今年以来共开展护水志愿服务活动5588场次,参与志愿者10.5万人次

源源不断的南水

滋润了上亿百姓

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在华夏大地织就千秋水脉

绘就国家水网的壮美画卷





来源:十堰广播电视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32 | 帖子:2366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719-520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