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诉总体情况:
2023年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63件,其中商品类投诉470件,服务类投诉193件。
1.商品类投诉情况:
2023年共受理商品类投诉470件,占投诉总量的70.1%。投诉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家用电器、装修建材(见表二)。
商品类投诉热点分析:
(1)食品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问题,分别是:A、商家售卖过期食品。商家未按时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导致消费者购买过期食品造成身体危害。B、商家售卖变质、混有异物食品。有些预包装食品外观看上去新鲜,实则已变质,消费者购买时无法肉眼辨别。C、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食品配料表的数值虚标、配料表不完整真实。D、所售食品虚假宣传。商家通过夸大产品功效等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2)服装鞋帽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商品质量问题,如服装类商品出现面料起球、掉色、残缺、瑕疵、色差大,鞋类商品出现断底、断面、开胶、皮面严重褪色等;商家不认真履行“三包”义务。
(3)家居用品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木质家具开裂、布艺沙发、床品存在色差、家具异味大等;商家在销售商品时虚假宣传、虚假标注或因描述不准确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付款或支付定金后,商家未能按时发货,或收到货物与之前商定的货物不一致。
(4)家用电器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在“三包”期内商品出现质量和售后问题时,商家和厂家互相推卸责任;商家故意设置退换货障碍,退换货耗时长,故意拖延退款时间;维修质量差,同一故障反复维修,收费不规范。
(5)装修建材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装修合同纠纷、售后问题、不履行三包义务、以次充好、销售“三无”产品、价格欺诈等问题。
2.服务类投诉情况
2023年度服务类投诉193件,占投诉总量的29%。投诉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餐饮住宿服务类、电信服务类、修理维护类、美容美发洗涤服务类、公用事业服务类。(见表三)。
服务类投诉热点分析:
(1)餐饮住宿服务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菜品中有异物,菜品不新鲜。二是酒店客房、餐饮团购劵使用、饭店就餐送餐服务、价格纠纷、卫生用品、停车服务、茶水服务等问题。三是部分商家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的食品实物与宣传不符。四是酒店设施设备不完善。
(2)电信服务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运营商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开通增值服务;对于资费方案的限制性条件等未履行提示义务,广告宣传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3)修理维护服务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空调维修、冰箱故障、洗衣机维修不到位、服务态度等问题
(4)美容美发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涉及预付卡消费、美发纠纷、经营者变更、卷款跑路、以假充真、干洗店服装损坏等问题。
(5)公用事业类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商业用电费用未按政府定价收取;在消费者开通燃气或交燃气费时,燃气公司强制或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报警器等。
(二)举报分析:
2023年度共接收举报197件,占诉求总量的23%。比上年增长幅度较大,同比增长33%。其中,商品类举报161件、服务类举报36件,分别占举报总量的81.7%和18.3%。从举报对象看,职业索赔人占举报总量的52%;从举报类型看,主要涉及违反产品质量规定销售不合格商品、发布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价格违法、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从承办单位看,大坝监管所(53件)、丹赵路监管所(36件)、均州路监管所(31件)承办的举报量排名前三,分别占举报总量的27%、18%、15.7%。(见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