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气温适宜 眼下正是最适合踏青的时候
但大家在亲近大自然时要当心 各种虫类也到了出动的季节
尤其是每年“惹祸”的蜱虫 吴奶奶(化名)家住浙江诸暨,今年70多岁,有时会去山上逛逛,干点农活。前两天,吴奶奶突然感觉自己的耳朵很痛。邻居帮忙查看后,发现吴奶奶的耳朵背部有一个黑色的“小圆粒”。还有邻居猜测,“这会不会是蜱虫?”于是,吴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外科医生陈侠巍检查后,诊断其为蜱虫叮咬,而且蜱虫头部已经钻进皮肤。随后陈医生用工具取出了蜱虫并消毒。 经治疗,吴奶奶已无大碍,目前还在观察期内。 每到春季,蜱虫就进入活动高峰。它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活动范围很小。 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被蜱虫叮咬后,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如存在虫媒传染病感染,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 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蜱虫这么凶猛,发现后到底要怎么办?不能拍!不能硬拽! 陈医生提醒,“一般就算蜱虫自己掉落了,但它的嘴巴还会留在皮肤里。”如果处理不当,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可能会引起发炎甚至感染。
|